又到一年“双11” 消费者想“占点便宜”实属不易

2022-11-09 21:1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陈子昊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子昊 东营报道

  随着各大电商平台“双十一”购物节的开启,各类“满抵、满减、满送”、秒杀抢购、定金预售等各种促销活动出现在了消费者们眼前,其使用条件、方法和期限等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不少消费者表示想“占点便宜”真不容易。

  “同样的商品要想获得与‘双11’前同样的优惠,竟然要多买5倍之多。”东营市民李女士说。此前李女士经常在一家淘宝店铺内选购咖啡,原价72元的商品使用完店铺10元优惠券到手只需62元,到了“双11”期间李女士本来期待更大的优惠力度,但商家的“优惠”却让李女士哭笑不得。

  “这家店铺‘双11’的优惠券却变成了‘满300-50’。”李女士说,“72元的价格要想满300元就得购买5件,360元的价格使用完优惠券最终的价格是310元,这跟之前的价格是完全一样的,但我却要一次性买更多的商品。”

  除了李女士,酷爱电子产品的市民程先生也差点被“7年老店”“双11”等字眼吸引交了“智商税”。“我想在‘双11’的时候购买一部华为mate50的手机,于是进行了搜索,推送的第一件商品标价5249元,而华为官方旗舰店的价格才4999元。”程先生说,自己本以为通过优惠价格会变便宜,但咨询后得知完成一系列“优惠任务”后的价格仍高达5159元。

  打着“双十一”的旗号“先涨后降”“虚假宣传”的现象并不少见。记者在浏览商品时发现,某淘宝店铺的一款标价1049元的路由器商品通过活动可优惠200元到手价只需849元,但记者通过官方商城发现,同款商品的官方原价仅为899元。对此记者向该店铺客服人员提出了疑问,客服人员明确表示这款路由器的原价就是1049元。不仅如此,这家店铺内的其他商品的标价也都存在着不同幅度的上调。

  随后,记者拨通了淘宝官方的客服热线,接线人员表示商家的夸大优惠幅度的行为确实属于“误导消费”,消费者如遇到相关问题可在商品页面进行举报,官方将进行处理。而对于此前市民们反应的定价、优惠等相关问题,接线人员表示,同款商品各店铺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价格波动,官方会持续监督,确保价格在一个合理区间内。同时建议消费者们可以多搜索几家店铺,选购自己心仪的产品。

  面对火爆的“双十一”消费热潮,11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双十一”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按需消费,防范商家促销套路,下单前认真阅读各平台和商家的预售及促销规定,详细了解定金及尾款支付时间、退还条件以及优惠券使用条件、折扣范围和期限等内容,必要时留存聊天记录、广告宣传页面截图等证据,便于产生纠纷时进行维权,加强自身维权意识,谨防各类电信诈骗。

初审编辑:李文洁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