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苏志浩 见习记者 李旭茹 赵雅馨 通讯员 何文斐 东营报道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到东营市胜利胜东小学,朗朗的读书声就萦绕在记者耳边。胜东小学始建于1993年9月,29年来始终坚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成就未来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秉承以爱育爱,“悦”读明理的学校文化,用“悦”读点亮心灯,让关爱溢满校园的方式,培育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小学生。
落实新课标理念,推进“学为中心”、“436”课堂建设工作
“近两年,教育界常说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我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从学生小时候抓起,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谈起如何培养学生,东营市胜利胜东小学校长陈瑞生打开了话匣,曾经胜东小学根据课标要求倡导和谐高效课堂建设,颇有收获。如今,“双减”政策推行,新课标的要求也有了改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就有所变化,胜东小学从更新顶层设计理念出发,本着对传统意义上的创新,提出了进一步构建“学为中心”、“436”理想高效课堂的设想,即4个原则、3个环节和6个步骤,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新需求。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胜东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明显提高。
紧跟时代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任重道远。胜东小学教师队伍平均年龄49周岁,有的教师教龄已经有29年,老师们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得心应手。但由于年龄原因,很多教师容易流于传统,在深度思考的同时,陈瑞生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新课标要求,不断加强培训指导、分7个学科组组织校本研讨,引导教师转变“灌溉式”教学思维,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砸实课改发展基础。
胜东小学不仅注重教师的教育质量,对于教师团队的综合素养也要求甚高。学校号召教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要将学校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不发人隐私、不责人小过,温润每一个生命。通过对教师教育质量与综合素质的严格要求,胜东小学建立了一支素质一流、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教师团队。
坚持以爱立校、文化立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以爱育爱,要想教师用爱启迪学生心智,也要给教师足够的关爱。为此,胜东小学设立了“三进”和“三出”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三进’就是老师愿意进校门、办公室、教室,“三出”是教师对组织敞开心扉吐出心语、面对学生能真心地付出爱心、面对社会在自己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成果上出彩。这样,教师可以感受到学校的温馨。经验显示,这一理念确实使教师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陈瑞生自豪地说。
此外,胜东小学十分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不断发展自身的科研与教学特色。先后开展了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题的研究、学生读懂语言文字的研究、巧用数量关系解决数学问题等校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陈瑞生说:“这些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进一步优化课堂载体建设,运用学习小组、导读学习单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和自觉,同时,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益处。”
通过以爱育爱与文化立校,胜东小学营造了全员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大氛围”,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心“悦”读,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和品质
当谈到教学经验时,东营市胜利胜东小学副校长陈江涛说:“我本身就很喜欢读书,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读书。我也将这一理念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这是我作为教师最自豪的一件事。”
胜东小学不仅有晨诵,还有午读暮省活动。经典诵读是校本课程,学校一直在研讨怎样让学生喜欢阅读,怎样创新阅读形式。古有刘勰的《文心雕龙》,为此激活了陈江涛的灵感,他把阅读定位为一种价值认同,创办了文心“悦”读,让教师和学生真正走进阅读、喜欢阅读。此后,胜东小学相继开展了文心“悦”读系列活动,像小笋芽周报、阅读存折、小水滴等都是学校组织的不同“悦”读活动形式。
为使阅读充满活力,胜东小学定期举办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来激励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热情。陈江涛说:“校园里有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也要对学生点滴的成长与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获得更多家长的参与、理解和支持。等新校改建成后,我们还打算在走廊里贴满一些传统文化的标语和学生们自己的阅读手抄报,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胜东小学沐浴在充满爱与“悦”读的氛围中,一定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加脚踏实地。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