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回头看】东营区着力打造升级版“志愿者之城”

2017-12-31 08:56:00 来源: 东营网-东营日报 作者: 吴文召

  近日,记者来到东营区牛庄镇陈庄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室里20多名三四年级的孩子们正在东营胜利阳光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观看《小王子》影片。“我们今天开展的活动主题是‘趣味放映爱上阅读’。我们首先带领孩子们观看影片,然后和他们一起阅读图书。在孩子们观看电影时,我们会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欣赏影片,学会边看边思考,让孩子们看完后有所领悟。”带领孩子们观看电影的志愿者老师郭宁说。

  据介绍,去年以来,东营区以打造“志愿者之城”为目标,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子,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发展,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大格局,有力带动了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注册志愿者1.8万余人,成立志愿团体758个,发起志愿活动1万余次,累计服务时长30万余小时,“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争做最美东营人、建设美丽东营区”成为社会共识。

  为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东营区把志愿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一年一个台阶,力争三年内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达到95%以上,全区志愿服务工作达到全国先进县区水平。成立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区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由区级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组,负责统筹领导全区志愿服务工作,又相继成立了区志愿服务管理中心、区志愿服务总会、区志愿服务联盟,各镇(街道)、社区(村居)相应日常管理机构,构筑起了全区分级指导、分类管理、统分有序的组织体系。同时,坚持“一名党员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党员志愿队伍带动一个社会志愿队伍”,实施“将党员培养成志愿服务队伍带头人、将非党志愿服务组织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工程,把志愿服务队伍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形成了党建统领、党员带头、各方联动、全社会志愿接力的生动局面。

  “合理布局、有效覆盖、便民实用”,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东营区在271个社区(村居)、学校(医院)设立志愿服务站(室),在117个居委会、404个居民小区建立志愿服务点,在各服务窗口、办事大厅设立志愿服务岗,在商场、车站、风景区等人群密集地建立30处街面志愿服务亭,搭建起规范统一、全面覆盖的常态化志愿服务矩阵,为志愿者开展服务提供了便利。此外,东营区还依托区数字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建成启用“东营区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东营区志愿服务网、配套“志愿东营区”手机APP应用,实现了全区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登记、服务计时、管理考核等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为激发志愿服务的蓬勃生机,东营区不断做强品牌,把志愿服务纳入项目化管理,出台了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的意见,依托手机APP项目备案登记平台,开展全区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活动,将征集到的500余个惠民志愿服务项目,分类纳入全区志愿服务项目库。实行“征集、评估、发布、实施、考核、表彰”六步走,对确定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公开发布和现场领受,由项目承担团队签订项目承诺书,规定实施周期,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区项目考核组实地考核验收,实施情况在志愿服务网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最美东营人”志愿服务品牌统领下,镇街、部门等不同层面相继打造出了“暖心+”、“红星365”、“九二三联盟”、“芦花飞雪”、“暖阳先锋”、“孺子牛”、“助美史口”等一系列亮丽品牌项目。在近两年国家、省、市各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寻访抗战老兵”等一批金、银、铜奖项目不断上榜。

  同时,东营区还按照“既让志愿者学有榜样、行有标杆,又让志愿者在参与活动中有所回报”的原则,探索建立了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机制,通过星级评定、积分回馈、志愿者保险、爱心基金、爱心企业联盟等多种激励方式,真正实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记者 吴文召)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