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2018-03-17 09:50:00 来源: 大众网东营频道 作者:

  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核心区,东营市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田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将生态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昔日的盐碱荒地上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今后,全市上下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东营市把环保工作列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的水气土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指挥部,将环保工作提升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构建起了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推进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湿地城市,以创建工作带动生态工作提升。

  东营市产业结构偏重,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艰巨。为实现环境改善的目标,东营市以铁腕治污的决心和态度,加大水气土等环保突出问题整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污染治理工程114项,市政雨污管网改造等91个工程已经完成。全面实行河长制,9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实施燃煤电厂(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取缔燃煤小锅炉1881台,清理“散乱污”企业877家。建立了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筛选论证项目377个,计划总投资4147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化工生产企业“四评级一评价”,159家“差”评企业停产整顿,淘汰落后产能1070万吨。

  东营是座美丽的城市,母亲河黄河在这里入海,15.3万公顷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多年来,形成了“大水面、大空间、大绿地、大湿地”的特色城市风貌。深入实施三年增绿计划,截至目前全市新增造林34.85万亩。实施湿地恢复保护工程,重点打造东营区龙栖湖、河口区鸣翠湖等8处省级湿地公园,力争3年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0万亩。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治理,修复湿地9300亩。今年,东营市将以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创建为契机,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全面完成三年新增造林40万亩的计划目标。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美丽中国有了更高的期待。2017年,东营市编制印发了《东营市中心城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努力构建起“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无害化、减量化。开展全市公路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在全省率先实施天然气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年度工程建设任务。深入推进拆违治乱专项行动,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基本完成。今年,东营市启动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年内中心城实现控规和城市设计全覆盖。加快森林湿地公园建设,高标准规划白鹭湿地公园,全力推进东营河及北二路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个长期工程,只有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离宏伟的目标近些再近些。今后,东营市将乘着全国“两会”的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为美丽中国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