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大众网·海报新闻东营10月29日讯(记者 唐梦琳 李乃馨)“有钱没钱,照样过年,老虎一到,四季平安。”每逢春节,东营区龙居镇盐垛村总是热闹非凡。锣鼓叮当,寓意着祥瑞、丰收的盐垛斗虎摆开了场子,全村的老少爷们齐聚一堂,喝彩不断,传承百年的盐垛斗虎再一次焕发出生机。
岁月沉淀下的百年非遗
盐垛斗虎起源于黄河尾闾的山东省东营区龙居镇盐垛村。清光绪十一年,东营龙居一带遭遇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盐垛村大部分村民外出逃荒要饭,村民张凌云在逃荒途中机缘巧合,首创了民间斗虎的雏形。
初期的斗虎表演也仅是打把势卖艺,作为一种谋生手段。1887年,张凌云回乡后,在原来斗虎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借用老虎的抓、扑、咬、冲、跃等动作编排了一整套斗虎舞蹈动作。因表演独特,虎在鲁北地区民间又是勇猛、吉祥、安全的象征,几场表演下来,“盐垛斗虎”一炮而红,声名远播。
“啥时候打老虎,咱村就啥时候大丰收。”
盐垛斗虎表演场景
1978年冬天,盐垛村重新组织起人员“学老虎”,25岁的马立东正是其中的一员,打拳、做道具、搞会演,马立东样样不在话下,他所属的斗虎队也曾去过滨州、垦利、利津、博兴、潍坊、临朐等地演出400多场。“那个时候在博兴搞会演一张票才2毛钱,来回路上都花费掉了,存不下几个钱,但是能表演咱就开心,东营市的建市会演咱还参加过嘞。”
2007年8月,盐垛斗虎被东营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时的盐垛斗虎,也由早期的谋生手段逐渐蜕变成一种艺术形式。历经百年,斗虎表演成为了当地群众祈求平安、幸福、健康生活的象征。
“虎头虎尾”携手40年共传承
“威风凛凛站山岗,天下英雄数咱强,上山能够擒猛虎,下山能够擒贼王。今天天气晴和,不免咱兄弟二人上山走也。”一段开场白后,四只老虎按次序卧好,再有四人持鼓、大铜臻、小铜臻、铜锣上场伴乐。四只老虎踏着鼓点做出“老虎出洞”、“老虎发威”、“老虎下山”、“饿虎扑食”、”群虎围攻”等动作,斗虎者则通过“快三拳”、“慢三拳”、“下滚身”、“快三棍”、“慢三棍”、“跃虎”等舞蹈动作与老虎嬉戏打斗,展现斗虎者的英雄形象。
“一只老虎需要2个人顶,出哪只脚往哪走这都是学问,我们两个搭档40多年了,就是特别有默契。”63岁的刘明利和刘连国早期是老虎的扮演者,通常是刘明利举虎头,刘连国则扮虎尾,年纪稍大的两人虽已无法演出全场,但仍然在斗虎队负责敲锣、打鼓等工作。据刘明利介绍,两人从小开始就一直喜欢斗虎,从17岁开始两人每天干完农活后,就赶去老师傅那里练习基本功。“那时候的老艺人厉害着呀,墙那么高,‘噌’的一下就翻过去了。我们看了就特别喜欢,地里忙完活就跟上学一样按时卡点的就去学,有时候不等到点就赶着去了。”
非遗进校园 注入新活力
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非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融合了舞蹈、武术和民俗的盐垛斗虎,需要表演者下苦功夫去练,耗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没个三五年的功夫,练不出斗虎动作的精髓。盐垛斗虎也像很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时代的挑战。
“现在的年轻人就算是爱好,也不能长时间在这学习。还得打工挣钱养家,不然家里人也会有意见。”刘尊俭是东营区龙居乡村艺术团团长,也是斗虎队的现任组织者。斗虎表演在他看来,是一个力气活,短短几分钟,演员们便满身大汗,而现在年轻人能下苦功夫,成年累月的去练习基本功的寥寥无几。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东营区龙居镇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学习,唤醒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激发探究兴趣,鼓励学生对“非遗”传承活动的参与和创新,从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爱好斗虎,创新斗虎的动作模式,更好地把盐垛斗虎一辈辈的传承下去。”刘尊俭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6月1日上午,东营市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东营市委联合召开未检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新闻发布会。 [详细]
为全面落实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会议部署要求,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5月31日,东营“青春先锋”志愿服务队在清风湖青年志愿服务驿站开展“垃圾分类·青 [详细]
作为山东省省级渔业资源增殖站,东营市三角洲养殖繁育有限公司已连续12年承担中国对虾以及三疣梭子蟹的增殖放流任务,累计放流中国对虾苗种 6.5亿尾,三疣梭子蟹稚蟹二期 6 [详细]
“今天下午1:35左右在垦利区兴隆林场发生火灾,需要立即赶赴现场救援……”28日,在东营市域治理运行管理中心,记者看到了东营市应急指挥人员应用应急指挥平台,启用一张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