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欣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只有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构筑出创新人才集聚的高地,才能为新旧动能转换、资源化城市转型、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创新……”1月4日下午,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科技界科协界联组讨论会场,王涛委员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座委员们的共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筑巢引凤,围绕主导产业,实施产才融合计划。制定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实施意见,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围绕人才政策、人才引入与交流、油地人才融合等,委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建言献策。
王涛委员继续说道,在人才政策上,建议坚持“引才”“留才”并重,加大留守人才政策保障力度,建议出台长期服务于东营发展且具有正高职称、博士学历、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等高端人才的激励和奖励政策。她还提到,要加大公共政策调整力度,保持人才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长期助力东营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充分发挥油田科技、人才优势”,汪云家委员眼前一亮,他建议,整合油地企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组合科技创新要素链条,调动区域科研人才力量,激发创新动能,推动石油装备、精细化工特色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像汪云家一样,委员们都是开门见山讲真话,字字句句见真情。贾兆江委员提出了拓展油地合作领域的建议,“油田有科技人员3万余人,每年专利申请量600余件,可以发挥油田科技人员优势,深挖油地共建的潜能。”
苏朝光委员也是十分认同,他建议打破油地壁垒,搭建人才平台,落实相应政策,充分发挥油田高层次专家技术力量,将油田领军人才纳入东营市高端智库,助力东营市石油、化工、装备等相关企业管理决策平台的搭建,为企业技术发展以及中长期规划献计献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欣
1月8日上午,由中石化东营分公司第86加油站援建的环卫工人免费休息室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目前东营全市首家由企业自费出资建设的专门为环卫工人使用的休息室。 [详细]
1月8日,东营市气象局发布了2017 年东营市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专报。 [详细]
近日,由东营区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的首家独立具有法人资格的“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于1月2日在牛庄镇政府驻地附近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以往农户之间的... [详细]
日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文,公布了山东省第四批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名单,垦利区名列其中,成为东营市唯一一个、该批次十... [详细]
近日,广饶李鹊市场监管所针对小餐饮经营户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差、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强以及办理健康证不及时等特点,对辖区内小餐饮经营户开展了专项检查活动。 [详细]
2017年以来,东营区强力攻坚、扎实推进建设领域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秋冬季大气污染天气发生的频率和时间,确保完成国家、省、市、区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