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媒体利津行|利津县“铁门关”:百年关头重放异彩

2020-11-14 07:43: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孔祥茹 许洪胜 吕康丽 刘炎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孔祥茹 见习记者 许洪胜 吕康丽 刘炎 东营报道

  “先有铁门关,后有利津城”是在利津县一直流传的说法,相关史料也曾记载,“铁门关”自金代时就已设立,距今已有900年左右的历史,明清时期,成为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人口密集,店铺林立,后因黄河水患频发,铁门关建筑物和盐场逐渐被淤没,河海通行被隔断,铁门关也日趋衰落。

  11月13日,全国媒体利津行采访团一行来到利津县铁门关主题展馆。据解说员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四渎之一的济水从此入海,渤海畔的渠展之盐兴盛一时,制陶、煮盐业发达。宋金时期,大清河循济水故道由此入海,河畅水深,遂建港口,名曰铁门关。时铁门关周边盐场众多,所产之盐,多由铁门关课税拨运。明代改煮盐为晒盐,形成丰国、永阜、宁海三大盐场。清道光时期,有滩池446副,年产50万包,产量居山东之首。食盐运销豫、皖、苏、浙、闽等地66州县,又把异地货物运回销售,彼时铁门关商贾云集,车船辐辏、店铺栉比,并吸引来日本、朝鲜、东南亚及英、俄等国家的商船进出铁门关港口开展贸易。民谣曰:“洋船来了洋货全,洋油洋布洋火镰。”清代诗人张铨描述“海运房开海上游,蛮航夷舶一起搜。”

  咸丰五年(1855),黄河决口改道夺大清河河道(济水下游)入渤海,这次决口让济水彻底消失,此后,铁门关频遭洪流损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铁门关地上建筑物均已被黄水淤积淹没,唯有三庙一戏楼院落顶部和戏楼上层尚露地上。1955年黄河再次决口,地上建筑物不复存在。1957年,该遗址被审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文物普查,因无地上文物,改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利津县对铁门关遗址组织多次考察、论证,2008年重新建立遗址档案。2015年重新申报,被审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经繁华的铁门关遗址坐落于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铁门关的记载和传说,在当地家喻户晓,也成了人们心中的“文化符号”,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从2019年10月份起,对于铁门关遗址的勘探工作展开,经专家勘探,“铁门关”遗址是山东省有史以来发现的地下建筑群最大的一个,对研究山东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田野考古工作已经完成,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

  如何让“铁门关”重新焕发新光彩,村党支部书记崔星国给出了答案:“我们已经投资近500余万元建设了铁门关历史文化展馆,带领人们走入铁门关、感受铁门关、融入铁门关,全面接受历史传统文化的熏陶,还计划建设铁门关遗址公园,同时建设江南别墅花园式新村,恢复古港口面貌,结合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让文化助推旅游、产业的发展,把村子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区,让游客来了之后有得吃、有得住、有得玩、有得捎。”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鲍梓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