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9 08:5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有关女性就业话题再度引发关注。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现代女性不得不面临来自职场、家庭的双重压力,而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更为职场女性设置了重重障碍,如何化解这一难题,成为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资料图 中新社发 武俊杰 摄
女子不如男?女性就业遭遇性别歧视
3月,又进入了大学毕业生求职旺季。每逢此时,女大学生就业遇歧视的问题也会再度引起关注。尽管不少地区都会针对女大学生举行专场招聘会,但“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在北京某高校就读行政管理专业的李诺近几个月来一直奔走在各大招聘会,岗位竞争之激烈远远出乎她的意料,与此同时,来自用人方的“性别歧视”也让李诺不满。
“学我这个专业的女生比较多,原本以为女生做行政更有优势,但是面过几轮试以后却发现用人单位更青睐男生。有几次群面过程中,很明显是女生的表现都优于男生,但是最后被录用的还是男生。”李诺告诉中新网记者,自己和室友已经有过不少次“陪跑”经历,很是无奈。
李诺的遭遇并非个案。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就指出,在使用相同简历情况下,男性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女性高42%,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严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今年1月发布的《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也对2015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在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上,男性高出4.8个百分点。另外,从2015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来看,男性比女性平均高出553元。
针对这一现象,在北京某互联网金融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赵女士也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企业招工的确更倾向于男性,她说,“以行政岗位为例,以往女性从事该工作的居多,但是现在企业更乐于招聘男性,除了考虑到用工成本外,男性的身体状况也优于女性,这是不可否认的差异。”
编辑:伟霞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